SPEECH BY MR ONG YE KUNG, MINISTER FOR HEALT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19 NOVEMBER, 9.00AM, AT RAFFLES CITY CONVENTION CENTRE
19 November 2022
This article has been migrated from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e site and may display formatting inconsistencies.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会长 赵英杰教授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 刘保延教授
新加坡中医管理委员会主席 符喜泉女士
中国驻新加坡特命全权大使 孙海燕女士
各位来宾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很高兴出席世界针灸学术大会的开幕仪式。
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于1987年,现有253个团体会员,代表接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万中医药针灸专业会员。
3. 世界针联多年来宣传、推广针灸,其中包括:每年组织学术研讨会、鼓励针灸的学术交流、促进国际针灸界之间的来往、发展针灸教育、以及制定和推广有关针灸的标准等等重要的工作。
4.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作为世界针联会员之一,担任理事会的执行委员,并从2007年起担任副主席至今。今天由中医师公会 承办的第10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主题为“弘扬中医针灸、护佑全民健康”。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识
5. 几乎所有国家,包括新加坡,都采用各种传统医学,人们对于这些服务的需求也正在增加。
6. 因为各国的文化背景和政策有所区别,所以对于传统医药的立法、监管、正式教育,以及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有不同的考量和要求,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管制方法。尽管如此,针灸作为一种即安全又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手法,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7. 针灸不仅在亚洲国家盛行,也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包括欧洲、美洲、非洲等多个国家的认可,与现代主流医学并肩作战,为病人解除病痛。
8. 针灸研究也有上升的趋势,也逐渐证实了针灸的疗效。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制定了针灸相关的指南。
9. “中医针灸”除了在201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卫生组织于2019年也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非常重要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第11卷。可见,在全球化和人文交流的过程中,中医药在促进健康以及管理疾病的价值,已进一步得到国际认同。
新加坡中医药的发展
10.. 新加坡的医疗系统是以现代西医学为主,而中医药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其实不只中医药,所有的传统医药都有辅助作用。这些年来,中医药和针灸普遍地被更多本地人接受和使用。
11. 新加坡卫生部在2000年立下《中医注册法令》后,开始注册本地针灸师和中医师。从2006年开始,本地的西医,包括牙医,完成针灸专业文凭课程并考获新加坡针灸师注册资格,就能注册为针灸师。目前已有140名注册为中西医兼通的针灸师。
12. 自1998年以来,随着卫生部法规的变化,许多公立急症医院提供针灸辅助疗法服务,以帮助患者缓解病症症状。此外,一些中医也能在急症医院、社区医院或疗养院设立私营的独立诊所,提供针灸和其他中医服务。
13. 2007年修订的指南也允许全科医生(GP)诊所提供针灸服务,进一步让更多人能够轻易地使用针灸服务。
14. 如今,中医药在我们的社区里无处不在。私人中医诊所、中药行、慈善机构等都提供中医服务,让更多国人受惠。许多慈善中医机构以免费或低廉的费用,提供中医服务。我们国家的全国人口健康调查发现大约一半的国人曾看过中医。西医也开始对 中医药学感兴趣。
中西医学的俱进
15. 虽然中医和西医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在理论、学科和疗法上大不相同,起源不同,但医者父母心,双方都致力于通过最适当的疗法来缓解病人的症状。
16. 西方医学是所有现代社会医疗系统的主流,这是现实。它的核心在于科研和医学证明。所以,如果我们要促进中医和西医相铺相成的作用,我建议,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7. 第一、利用循证医学来客观地证明中医药的疗效。我国卫生部在2014年推出“中医药科研津贴”,目前已投入超过50万元。针灸研究受到不少人的关注;在所有资助的研究项目当中,百分之57以针灸为主题。
18.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针灸对于多种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以及神经衰退的疾病,有显著的效果。2020年,我国卫生部属下的护理效能评估中心(Agency for Care Effectiveness)对针灸治疗腰痛和颈部疼痛进行了评估,并肯定其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19. 之后,卫生部推出试点计划让腰部、颈部疼痛的国人能够在公共医疗机构的专科诊所,接受针灸治疗时,享有医疗津贴。
20. 接下来,如果我们要完全从传统的“经验性医学”过渡到“循证医学”,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探索和收集更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才能被主流医学接受,纳入我们的主流医学。
21. 科研是个漫长的过程。从设计研究、制定方案、获取伦理批准、制定科研流程、分析数据等等,确实不简单。不过,最终得到的结果,将让中医药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让更多的国人能够受惠。
22. 第二、 提升监管制度。中医药与许多其他领域一样,不断地发展,与时俱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近20年,针灸出现了多种新型技术,反映了中医师们在改进技术方面的努力,为病患带来更好的疗效。
23. 但随着新技术层出不穷,也带来了监管的挑战。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卫生部和中医管理委员会在2021年,联合发布了《针灸及其他相关治疗的一般咨询》,为本地中医职业者提供针灸相关的安全措施、禁忌标注、不良反应等指导原则。只有安全、规范、有效的施医方式才能帮助病人完全地康复。
24. 第三、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预防保健护理是大家都公认的。当我们把国家医疗体系的重心转向预防保健时,西医和中医之间同中化异,异中求同的机会就更加明显了。
25. 我们必须继续发展并探讨如何善用中西医的综合优势,来建立一个更有持续性的医疗体系。
结尾
26. 像今天的学术大会,这样一个珍贵的平台,我们可以让中医师们互相交流、切磋,共同探讨中医的最新发展。我也建议将来的平台,邀请更多西医来参与,中西医都能互相交流。
27. 最后,希望在座参加学术大会的所有人都能从大会中受益不少。谢谢大家!